中国经济新闻网讯(潘英丽)近日,随着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秦创原公司”)在“2025秦创原创新资本发展大会”上揭牌,西部科创金融新坐标(603040)正式诞生。这不仅意味着陕西科技金融改革“一体两翼”架构中的关键“翼”正式搭建,更标志着该省科技金融赋能“三项改革”的启动。
“从今天起,我又多了一个身份。” 长安汇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陶峰站在大屏幕前,新头衔是“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”。与此同时,首期100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、300亿元秦创原基金矩阵同步发布,全国总裁与子基金管理人的招聘公告也正式面向社会发布。
“一体两翼”构建科创雨林新生态
陕西省副省长李钧在致辞中阐述了陕西科技金融改革蓝图:通过“一体两翼”架构和“三项改革”叠加赋能,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“一体”即建立技术经理人激励、全链条考核等五项机制在内的综合体系;“两翼”分别为创设科创母基金与创投公司,以及传统金融模式的改造。
“全省530家拟上市后备企业中,有72%是科技型企业。” 李钧的数据凸显了改革紧迫性。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卢建军则直指痛点:“陕西的222家孵化企业急需要天使基金,否则许多优秀成果又将难以就地转化。”
新成立的秦创原公司将构建四大核心业务,一是科创基金管理,打造覆盖种子期到并购期的全周期基金矩阵,首期100亿元母基金重点解决“投早投小”难题;二是科创股权投资,重点投向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与高成长性企业;三是科创综合服务,通过中试平台、服务驿站等方式,打通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四是原创技术策原地,联合高校院所打造技术创新 “动力源”。
在基金运作机制上,秦创原打出“组合拳”。允许单个项目亏损,为早期投资装上“避震系统”;母基金向管理人让渡部分超额收益,激发市场活力;纵向贯通种子期至PE期,横向链接政产学研。
“这将是西部创新驱动的引擎。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在致辞中提到,作为母基金管理机构,秦创原公司将与长安汇通现有的19只基金协同,形成总规模300亿元的基金生态。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透露,交通银行将把秦创原作为战略合作的新高地,共同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科技金融的生态圈。
西安市副市长孟浩现场释放机遇信号:从1.6万亩工业用地储备到100亿元创新基金和2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,从中欧班列枢纽到“一带一路”投资机遇,西安正逐步成为资本与科技的“化学反应场”。
同时,大会现场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,秦创原科创联盟、科技金融研究院、中试平台公司、科创服务驿站等多家机构纷纷签约,共同聚焦陕西重点产业链,推动陕西科创成果的转化与应用。
作为签约单位之一的空军军医大学副校长王东光表示,校方与秦创原进一步的深化合作,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医学教育、科研和医疗方面的优势,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,助力陕西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生物技术和生活技术高地目标。
雨林愿景:让创新种子在三秦大地生根
“我们要做更有远见的长期资本。”陶峰在战略发布中强调,秦创原的目标不仅是“雪中送碳”,更要到2027年年底形成千亿级科创基金矩阵,培育千亿级战新产业(300832)集群。当卢建军提到“让好东西在西部长出来”时,台下与会代表纷纷点头 ,这正是破解陕西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足40%的关键所在。
随着重整后的秦创原公司的成立,陕西构建“政产学研用金”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也搭建完成。正如李钧所言:“今天的揭牌不是终点,而是陕西科创金融生态建设的新起点。”
大会同期还举行了科创成果转化资本对接大会、产学研“秦创汇智”系列研讨会及项目路演活动,与会嘉宾围绕联合搭建资本与科技对接平台山东股票配资公司,积极探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机会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