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线上股票配资门户,可能会遇到一些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存在问题的观点或理论。我们同学们要敢于质疑,要学会反思,通过反思,系统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从头梳理,进行对比验证,或者寻找相反的证据,看能否推翻这些知识。
这种对知识的反思和验证过程,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误区线上股票配资门户,从而避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。同时,反思还能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存在漏洞。
一.季风现象只能出现在季风气候区吗?
1.季风气候
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季风气候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、南部、东南部。
亚洲是世界上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区域,包括热带季风气候、亚热带季风气候、温带季风气候,还有不在亚洲分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。
(1)东亚季风(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)
冬季盛行西北风,夏季盛行东南风,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。
(2)南亚季风(热带季风)
①冬季:盛行东北风,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;
展开剩余86%②夏季:盛行西南风,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。原本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,越过赤道后,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而成。
(3)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
除了亚洲地区外,在北美东南(A)、澳大利亚东南部(B)以及南美东南(C)还分布着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这些地区都具有季风的气候特征。
上图中的三个区域,风向皆为冬季盛行西北风,夏季盛行东南风,成因也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。
【敲黑板】除亚洲外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要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?
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三个地区的气候成因和风向,与东亚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是一样的。但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不如东亚地区更显著,所以在气候类型的名称只能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。
2.非季风气候区的季风现象
我们都知道季风气候区有冬季风和夏季风,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非季风气候区也有季风现象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。
(1)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季风
【分布地区】
菲律宾群岛南部(A)、马来半岛(B)及印度尼西亚地区(C)——热带雨林气候
【季风现象成因】
冬季,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至此,盛行东北风;夏季,东南信风(①)北移,越过赤道后,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,形成西南风(②)。
(2)高原季风现象
【分布地区】
青藏高原——高原山地气候
【季风现象成因】
①夏季
相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,高原附近的空气离地面近,增温更快。相对于B和C,A处气温更高,气流热胀上升,在A点形成低压中心,吸引周围空气吹向高原(图中红色箭头)。
②冬季
与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(B、C)相比,高原附近的空气(A)离地面近,降温更快,气温更低,气流冷缩下沉形成高压中心,并在水平方向上向四周扩散(图中红色箭头)。
可以看到,冬季和夏季,高原近地面的的风向是相反的。
(3)非洲赤道附近东西两岸的季风现象
【分布地点】
非洲西海岸:几内亚湾沿岸——热带雨林气候
非洲东海岸:索马里半岛——热带沙漠气候
【季风现象成因】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
冬季,东北信风带南移至此,当地盛行东北风;夏季,东南信风(①)带北移,越过赤道后,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(②),形成西南风;
(4)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季风现象
【分布地区】
澳大利亚北部——热带草原气候
【季风现象成因】
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
①冬季(7月为南半球冬季),气压带风带北移,该区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,盛行东南风;
②夏季(1月为南半球夏季),气压带风带南移,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,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成西北风。
二、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真的是匀速吗?
我们教师在讲太阳直回归运动时候经常用到这幅图
从上面图中得出: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、北回归线之间是匀速运动的,3个月约移动23°26′,一个月约移动7.8°。由此可以根据日期,来推算太阳直射点的大致纬度,或者根据直射点的纬度来反向推测日期。这样做基本可以估算每一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,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实际情况,太阳直射点移动不是匀速的。
【敲黑板】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差异
春分、秋分前后的一个月,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约12°;夏至、冬至前后的一个月,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约4°;中间的这些月份,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约8°。
【编后语】学习是需要不断反思的,反思能让我们提升认知水平,借助反思,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推敲所学知识,发现其中的误区,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弥补这些缺口,提升自己思维深度,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高阶思维。
发布于:广东省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